【资料图】
近日,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多部门出手整治电视“套娃”收费乱象,引发社会关注。相关部署会指出,在今年年底前,开展试点工作和专项整治,聚焦解决“收费包多、收费主体多、收费不透明”问题,使电视“套娃”收费现象得到明显改观;大力改善用户开机开电视的体验,基本实现有线电视和IPTV开机即看直播电视频道。
智能电视复杂的操作流程和层出不穷的收费项目,一度让不少观众直呼“用着闹心,看了头大”。猝不及防的开机广告,互不相通的会员体系,影片券、儿童专区等各类名目,极其繁复的操作界面,都令人不禁感叹:如今,只是想好好看个电视,怎么就这么难?对此,红星新闻发表评论指出:当初智能电视宣称的“海量内容平台”,俨然异化成了“海量薅羊毛窗口”。体验友好度极低的生态,也让许多家庭的智能电视成了专注吃灰的鸡肋家电。
那么,原本是为了丰富人们视听体验的智能电视,为何衍生出了让人“用着闹心”的生态呢?
《经济日报》在评论文章《把智能电视选择自由还给观众》中分析:智能电视产业链各环节割裂,以及互联网电视产业在商业探索方面的急功近利,是“套娃式收费”的重要原因。文章指出,现在该产业链条参与主体众多,如内容版权方内容服务平台、牌照商、电信运营商、终端厂商,产业各方在实际分工方面各自为营,导致互联网电视收费主体多、名目多、渠道多。《南方日报》评论也认为:层层收费的乱象背后,是“各家平台都有自己的小算盘,都想‘跑马圈地’、分割蛋糕,或是随意扩大收费范围,暗中转移隐性成本。”
只是,这种急功近利的商业模式,在一开始就是以牺牲消费者的体验感为代价的。无视用户正当权益的背后,是商家的短视和傲慢心态,他们自以为掌握了终端,就可以予取予求、随意薅用户羊毛。然而,在大众娱乐方式日渐多元化的情况下,智能电视如此“收割”用户,只会引发普遍反感,最终反噬整个行业。
《新京报》的评论文章《治理电视“套娃”收费,让观众免于被收割》就援引了江苏省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前不久发布的《智能电视相关问题消费调查报告》。相关问卷调查显示,当消费者遭遇“套娃”收费后,超过六成(62.53%)消费者选择使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端观看,还有60.31%的消费者选择其他渠道观看,继续购买会员的仅占28.3%。这说明,当电视介质的可替代性增强,套路满满的“套娃”收费,不仅不会给商家带来可持续的收益,还会一步步将用户推走,使智能电视陷入“年轻人不愿看,老年人不会用”的窘境。
对广受诟病的“套娃”收费乱象,厘清多元主体的利益关系,对症下药、统筹治理方案,显然极为必要。人民网发表评论文章建议:“要建立公开透明的收费机制,破除各种隐形套路,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。不妨尝试‘多合一’会员,各家App联合让利,使消费者通过一次消费,观看多平台的视频内容。”而实现这一点的前提,是真正以用户的权益和体验感为核心,把更多精力放在打造优质内容上,从服务好消费者的逻辑思考问题。
此外,正如相关部署会强调的,电视大屏具有鲜明的公共服务属性,不能任由商业属性侵蚀公共服务的价值。澎湃新闻评论认为,对用户特别是部分中老年群体而言,公共服务属性至少包含两个起码的要求:“一是要让他们能够便利地看到传统的有线电视直播;二是智能平台的操作应该有适老系统,降低他们操作的技术门槛。”
就此而言,一个最基本的改变思路是:当用户只想简单纯粹地看个节目时,能不能一键直达电视直播界面,绕开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“附加功能”窗口?
关键词:
下一篇:最后一页
X 关闭
X 关闭